農經連連看環節我們首先來關注一下生豬市場,現在來連線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,今年節假日期間生豬市場的消費情況怎么樣?和往年相比有沒有一些變化呢?2023年春節期間,生豬價格比較平穩,但從消費端來看,也是最近三年以來最好的,整體的豬肉消費也是非?;鸨?。值得注意的是,養殖端的生豬價格只有7.5-8元/斤,價格水平也處于虧損狀態,而對應的豬肉價格大概保持在10-12元/斤,可見豬肉價格也是相對較低的。特別在今年春節期間,居民對豬肉消費量之所以是最近三年以來最好的,主要也是因為豬肉價格物美價廉,這也讓很多家庭本來計劃在春節以前,只備足10-20斤豬肉的年貨,得知豬肉價格如此便宜,可能會再購買20-30斤的豬肉,這在原有的基礎上因為價格足夠便宜,在需求上也進一步增加了采購需求,所以在整個春節期間生豬價格平穩,但豬肉消費端表現比較火爆。
按照往年的規律,春節過后會是生豬市場的淡季,再加上之前我們所預期年底的價格高點并未到來,想問一下您,節后價格的下降空間還會很大嗎?
馮永輝:
春節后豬價下跌的可能性不太大,畢竟春節過后要出欄的肥豬,普遍是在2022年5月份之前配種的母豬所生小豬所長成的肥豬,而2022年5月份之前,整個生豬市場處于虧損狀態,所以能繁母豬的絕對數量,以及配種數量其實并不是特別高,結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能繁母豬數據,在2022年4月份的時候,能繁母豬存欄量是最近兩三年以來非常低的位置。所以春節過后可供出欄的生豬數量也并不會特別大,春節過后豬肉消費也會出現明顯回落,因為春節以前南方做臘肉,以及北方殺年豬,這些都透支了節后的需求為代價的。
正如剛才所講,春節以前北方居民為了備年貨,可能一次性要購買20-30斤的豬肉,但購買了這么多的豬肉后,最起碼要到正月底才能完全消耗掉,所以春節過后,正月里的豬肉消費肯定會比春節以前有明顯的回落,而今年之所以比往年好,也是因為新冠疫情對豬肉消費的影響已基本上消失,尤其在餐飲業和服務業中豬肉消費的回升力度,也是三年以來最為明顯的,已接近于正常狀態下的消費水平,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看,需求可能會比之前的消費淡季要好一些,我們也認為春節過后的價格可能會相對平穩震蕩,但短期之內想大幅下跌可能性也幾乎不太可能。
央廣鄉村之聲記者:
像您說供應量并沒有那么大,包括大家可能之前也有一定的提前消費,所以目前這段時間的價格依然會相對穩定。那么接下來,假期過后也意味著新一年的工作計劃就開始了,想問問您,在養殖戶和經銷商方面,有一些什么樣的建議嗎?春節過后,新一年的工作計劃也要按部就班的執行,建議廣大養豬人,在新的一年里,要總結2022年在應對市場變化的一些經驗教訓,2022年的價格波動非常之劇烈,這其中很大因素是因為整個生豬行業的投機性行為,對市場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,而我們有一些養豬人也是參與了這種投機性的養殖操作之中。比如在2022年9、10月份二次育肥大量進場,拉升了短期內的生豬價格,但隨之而來的是,導致了后面恐慌性的集中拋售,并進一步導致了價格的大幅下跌,所以我們建議廣大養豬人,要從2022年生豬價格劇烈波動中總結經驗教訓。首先一定要先把豬養好,每年的冬季和春季,在生豬養殖過程中,都會面臨豬病的威脅,這就要創造一個好的環境,讓我們的生產成績更好,所以養好豬是第一位的。其次在生產決策上,建議大家理性決策,不要跟風性的采取投機性行為,肥豬到了體重就要適時出欄落袋為安,這是最基本性的原則。對于能繁母豬的策略上來看,還是要以穩健為主,要保持養殖數量相對穩定,不要過度的去投機去擴大規模,也不要恐慌性的集中拋售收縮規模,一定要量體裁衣,這些是對養豬人的建議。對于下游的屠宰企和經銷商,依然堅持我們之前的觀點,一定要按需定產,能銷售多少豬肉,就要制定符合實際的生豬收購和屠宰計劃,不要冒進也不要對養殖端進行過多的壓價,這樣一來只會造成對生產者及消費者的不利,只有采取相對理性,相對穩妥的定價策略,才會對于上下游有利。具體的生產計劃和安排,其實可以參照疫情前,也就是三年之前的整體安排來規劃,包括大家要做好生豬的疫病防控工作,這樣也會保證生豬數量的相對穩定,質量也才更會有保障,對嗎?沒錯,是這樣的,我們養豬生產可能要參考的,不是以我們新冠疫情三年以來的安排規劃,而是應該參考在2018年8月初非洲豬瘟暴發之前的生豬生產節奏,生產者、養豬人、屠宰企業也要盡量的參考,在2018年8月初之前的生豬市場,從而進行合理的生產安排及豬場的整體運營規劃,這樣一來也可能會對后面的市場波動有所防范,可能相對來講也是比較利好的.........央廣鄉村之聲特定專屬版塊,詳查市場風云知曉價格行情中,我們定期會在每周二、周六兩個時間段為您推出(排除特殊情況之下無法錄制的前提):馮永輝老師的專屬時間檔位——關于生豬市場行情的專業研判,同時我們會在金豬APP中資訊-知識-馮永輝專欄音頻版推送,同時您可在搜豬微信公眾號中找到音頻+文字版的精彩內容!